

【現在位置】最新六法〉〉法規目錄
【法規名稱】。簡讀版
褒揚條例
【制定日期】民國75年11月18日
【公布日期】民國75年11月28日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二十年七月十一日國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16條
2‧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總統(75)華總(一)義字第6006號令修正公布全文10條
【法規內容】
第1條(立法理由)
﹝1﹞為褒揚國民立德、立功、立言,貢獻國家,激勵當世,垂之史冊,昭示來茲,特制定本條例。
第2條(褒揚之依據)
﹝1﹞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依本條例褒揚之:
一、致力國民革命大業,對國家民族有特殊貢獻者。
二、參預戡亂建國大計,應變有方,臨難不茍,卓著忠勤,具有勳績者。
三、執行國策,折衝壇坫,在外交或國際事務上有重大成就者。
四、興辦教育文化事業,發揚中華文化,具有特殊貢獻者。
五、冒險犯難,忠貞不拔,壯烈成仁者。
六、有重要學術貢獻及著述,為當世所推重者。
七、有重要發明,確屬有裨國計民生者。
八、德行崇劭,流風廣被,足以轉移習尚,為世楷模者。
九、團結僑胞,激勵愛國情操,有特殊事蹟者。
﹝2﹞一○、捐獻財物,熱心公益,績效昭著者。
一一、其他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足堪褒揚者。
第3條(褒揚方式)
﹝1﹞褒揚方式如左:
一、明令褒揚。
二、題頒匾額。
﹝2﹞前項第一款以受褒揚人逝世者為限。
第4條(呈請之程序)
﹝1﹞明令褒揚或題頒匾額,除總統特頒者外,須經行政院之呈請。呈請明令褒揚,應綜其生平事蹟,提經行政院會議通過。
第5條(入祀忠烈祠之規定)
﹝1﹞受褒揚人事蹟合於第二條第一款、第二款者逝世後,或合於第五款者,得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或地方忠烈祠。
第6條(受褒揚人之生平事績)
﹝1﹞受明令褒揚人,其生平事蹟得宣付國史館,並列入省(市)縣(市)志。
第7條(撤銷原案之事由)
﹝1﹞受褒揚後,查明事蹟為不實者,除撤銷原褒揚案外,並追繳褒揚品。
第8條(外國人得褒揚之依據)
﹝1﹞外國人合於第二條各款情事之一者,得褒揚之。
第9條(施行細則)
﹝1﹞本條例施行細則,由行政院會同考試院定之。
第10條(施行日)
﹝1﹞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本超連結法規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政府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