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最新六法〉〉法規目錄
淨空法師:【想要找到工作、有好婚姻,念《地藏經》及觀音聖號卻未見效?】 |  | |
【法規名稱】
銀行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準則
【發布日期】112.04.13【發布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法規內容〉〉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八十年九月十九日財政部(80)台財融字第801690777號令訂定發布全文12條
2‧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四日財政部(82)台財融字第821144061號令修正發布第3~6、8條條文
3‧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二十日財政部(84)台財融字第84712976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
4‧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財政部(88)台財融字第88751004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3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5‧中華民國九十年六月二十九日財政部(90)台財融(一)字第90708153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
6‧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二十二日財政部(91)台財融(二)字第0902000611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
7‧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財政部台財融(二)字第0922000675號令修正發布第2、3、11條條文
8‧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二)字第0942000079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5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9‧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一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二)字第09620002850號令修正發布第3、12條條文
10‧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二)字第09720001950號令修正發布第5、6、12條條文
11‧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二月四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法字第09900542800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名稱:銀行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準則)
12‧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十九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控字第09960005670號令修正發布名稱及第3、4、12、13條條文;增訂第3-1條條文
13‧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九月十六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國字第10420003260號令修正發布第3-1條條文;增訂第3-2條條文;刪除第12條條文
14‧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月十二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法字第10702736780號令修正發布第3、3-1、9、15條條文;增訂第3-3條條文;除第3-3條條文及第9條條文第二至四項自一百零八年七月一日施行外,自發布日施行
15‧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國字第10902733171號令修正發布第5條條文
16‧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四月十三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國字第11201318981號令修正發布第1、3、3-1、3-3、13、14條條文
回頁首〉〉【法規內容】
第1條
﹝1﹞本準則依銀行法(以下簡稱本法)第
三十五條之二規定訂定之。
--112年4月13日修正前條文--
第2條
﹝1﹞本準則適用之銀行,為商業銀行、專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
第3條
--112年4月13日修正前條文--
--107年10月12日修正前條文--
--99年10月19日修正前條文--
﹝1﹞有下列情事之一,不得充任銀行之負責人:
一、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受輔助宣告尚未撤銷者。
二、曾犯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規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
三、曾犯偽造貨幣、偽造有價證券、侵占、詐欺、背信罪,經宣告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十年者。
四、曾犯偽造文書、妨害秘密、重利、損害債權罪或違反
稅捐稽徵法、
商標法、
專利法或其他工商管理法規定,經宣告有期徒刑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五、曾犯貪污罪,受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六、違反
銀行法、
金融控股公司法、
信託業法、
票券金融管理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期貨交易法、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管理外匯條例、
信用合作社法、
農業金融法、
農會法、
漁會法、
洗錢防制法或其他金融管理法,受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七、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者。
八、曾任法人宣告破產時之負責人,破產終結尚未逾五年,或調協未履行者。
九、使用票據經拒絕往來尚未恢復往來者,或恢復往來後三年內仍有存款不足退票紀錄者。
十、有重大喪失債信情事尚未了結、或了結後尚未逾五年者。
十一、因違反
銀行法、
金融控股公司法、
信託業法、
票券金融管理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期貨交易法、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信用合作社法、
農業金融法、
農會法、
漁會法或其他金融管理法,經主管機關命令撤換或解任,尚未逾五年者。
十二、受感訓處分之裁定確定或因犯竊盜、贓物罪,受強制工作處分之宣告,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尚未逾五年者。
十三、擔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者。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及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負責人,不得有經理人互相兼任之情事,且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十四、有事實證明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之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擔任銀行負責人者。
﹝2﹞銀行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職責相當之人。但擔任財團法人或非營利之社團法人職務者,不在此限。
﹝3﹞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二項規定。
--99年2月4日修正前條文--
﹝1﹞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銀行之負責人:
一、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
二、曾犯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規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
三、曾犯偽造貨幣、偽造有價證券、侵占、詐欺、背信罪,經宣告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十年者。
四、曾犯偽造文書、妨害秘密、重利、損害債權罪或違反
稅捐稽徵法、
商標法、
專利法或其他工商管理法規定,經宣告有期徒刑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五、曾犯貪污罪,受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六、違反
銀行法、
金融控股公司法、
信託業法、
票券金融管理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期貨交易法、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管理外匯條例、
信用合作社法、
農業金融法、
農會法、
漁會法、
洗錢防制法或其他金融管理法,受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七、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者。
八、曾任法人宣告破產時之負責人,破產終結尚未逾五年,或調協未履行者。
九、使用票據經拒絕往來尚未恢復往來者,或恢復往來後三年內仍有存款不足退票紀錄者。
十、有重大喪失債信情事尚未了結、或了結後尚未逾五年者。
十一、因違反
銀行法、
金融控股公司法、
信託業法、
票券金融管理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期貨交易法、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信用合作社法、
農業金融法、
農會法、
漁會法或其他金融管理法,經主管機關命令撤換或解任,尚未逾五年者。
十二、受感訓處分之裁定確定或因犯竊盜、贓物罪,受強制工作處分之宣告,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尚未逾五年者。
十三、擔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者。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金融相關事業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及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負責人,不得有經理人互相兼任之情事,且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十四、有事實證明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之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擔任銀行負責人者。
﹝2﹞銀行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職責相當之人。但擔任財團法人或非營利之社團法人職務者,不在此限。
﹝3﹞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二項規定。
--96年5月1日修正前條文--
﹝1﹞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銀行之負責人:
一、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
二、曾犯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規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
三、曾犯偽造貨幣、偽造有價證券、侵占、詐欺、背信罪,經宣告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十年者。
四、曾犯偽造文書、妨害秘密、重利、損害債權罪或違反
稅捐稽徵法、
商標法、
專利法或其他工商管理法規定,經宣告有期徒刑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五、曾犯貪污罪,受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六、違反
銀行法、
金融控股公司法、
信託業法、
票券金融管理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期貨交易法、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管理外匯條例、
信用合作社法、
農業金融法、
農會法、
漁會法、
洗錢防制法或其他金融管理法,受刑之宣告確定,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緩刑期滿或赦免後尚未逾五年者。
七、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者。
八、曾任法人宣告破產時之負責人,破產終結尚未逾五年,或調協未履行者。
九、使用票據經拒絕往來尚未恢復往來者,或恢復往來後三年內仍有存款不足退票紀錄者。
十、有重大喪失債信情事尚未了結、或了結後尚未逾五年者。
十一、因違反
銀行法、
金融控股公司法、
信託業法、
票券金融管理法、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期貨交易法、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信用合作社法、
農業金融法、
農會法、
漁會法或其他金融管理法,經主管機關命令撤換或解任,尚未逾五年者。
十二、受感訓處分之裁定確定或因犯竊盜、贓物罪,受強制工作處分之宣告,尚未執行完畢,或執行完畢尚未逾五年者。
十三、擔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者。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金融相關事業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及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負責人,不得有經理人互相兼任之情事,且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十四、有事實證明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之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擔任銀行負責人者。
﹝2﹞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項規定。
∪
第3-1條
﹝1﹞銀行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董事長或總經理因離職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二、董事長或總經理經主管機關撤換或解任。
三、董事長或總經理發生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2﹞銀行依前項但書向主管機關申請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主管機關得核定最長三個月之兼任期限;銀行於期限屆滿一個月前,得視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一次。
﹝3﹞銀行負責人不得兼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且銀行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且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且與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及該等公司轉投資之境外公司負責人。但下列兼任行為,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一)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之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
(二)為進行合併或組織改造以提升綜合經營效益需要,或其他特殊因素需要,董事長得於一定期間內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之董事長。
﹝4﹞銀行之董事長或總經理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職責相當之人。但擔任財團法人或非營利之社團法人職務者,不在此限。
﹝5﹞違反前四項兼職限制規定者,主管機關得限期命其調整;無正當理由屆期未調整者,應予解任。
﹝6﹞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條及前五項規定。∩
--112年4月13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董事長或總經理因離職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二、董事長或總經理經主管機關撤換或解任。
三、董事長或總經理發生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2﹞銀行依前項但書向主管機關申請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主管機關得核定最長三個月之兼任期限;銀行於期限屆滿一個月前,得視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一次。
﹝3﹞銀行負責人不得兼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且銀行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且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且與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及該等公司轉投資之境外公司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4﹞銀行之董事長或總經理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職責相當之人。但擔任財團法人或非營利之社團法人職務者,不在此限。
﹝5﹞違反前四項兼職限制規定者,主管機關得限期命其調整;無正當理由屆期未調整者,應予解任。
﹝6﹞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條及前五項規定。
--107年10月12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董事長或總經理因離職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二、董事長或總經理經主管機關撤換或解任。
三、董事長或總經理發生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2﹞銀行依前項但書向主管機關申請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主管機關得核定最長三個月之兼任期限;銀行於期限屆滿一個月前,得視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一次。
﹝3﹞銀行負責人不得兼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且銀行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且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且與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及該等公司轉投資之境外公司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4﹞銀行之董事長或總經理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職責相當之人。但擔任財團法人或非營利之社團法人職務者,不在此限。
﹝5﹞違反前四項兼職限制規定者,應予解任。
﹝6﹞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條及前五項規定。
--104年9月16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董事長或總經理因離職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二、董事長或總經理經主管機關撤換或解任。
三、董事長或總經理發生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繼續執行職務。
﹝2﹞銀行依前項但書向主管機關申請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主管機關得核定最長三個月之兼任期限;銀行於期限屆滿一個月前,得視需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一次。
﹝3﹞銀行負責人不得兼任其他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商或保險業(不包括保險輔助人)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銀行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或銀行以外其他機構之負責人。但擔任其他銀行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為進行合併或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但兼任其他銀行董事長者,該二銀行間仍應具備投資關係。
三、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且銀行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四、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且與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銀行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者,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五、銀行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且與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銀行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及該控股公司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兼任該控股公司其他銀行子公司職務以董事、監察人為限,且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4﹞銀行之董事長或總經理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職責相當之人。但擔任財團法人或非營利之社團法人職務者,不在此限。
﹝5﹞違反前四項兼職限制規定者,應予解任。
﹝6﹞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其代表人或被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擔任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者,準用前條及前五項規定。
∪
第3-2條
﹝1﹞銀行負責人之兼任行為及兼職個數應確保本職及兼任職務之有效執行,不得有利益衝突或違反各兼職機構內部控制之情事。
﹝2﹞銀行應依據其投資管理需要、風險管理政策及本準則之規定,定期對負責人兼任職務之績效予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繼續兼任及酌減兼任職務之重要參考。
第3-3條
﹝1﹞銀行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或其關係人同時擔任第
三條之一第三項所列其他金融機構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推定有利益衝突之情事。但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屬
公司法所稱控制與從屬關係者,或依本法或
金融控股公司法令規定兼任者,不在此限。
﹝2﹞銀行總經理本人或其關係人同時擔任其他銀行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或總經理,推定有利益衝突之情事。但銀行與其他銀行屬
公司法所稱控制與從屬關係者,或依本法或
金融控股公司法令規定兼任者,不在此限。
﹝3﹞第一項所稱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範圍如下:
一、法人及其指定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二、法人及代表法人當選之自然人代表人。
三、非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之自然人。
﹝4﹞第一項及第二項所稱董(理)事、監察人(監事)及總經理本人之關係人,指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之關係人,其範圍如下:
一、同一自然人之關係人:
(一)該自然人之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自然人與前目之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業或財團法人。
二、同一法人之關係人:
(一)該法人之董事長、其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法人與前目之自然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業或財團法人。
(三)該法人之關係企業。關係企業適用公司法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一至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三、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九及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十一規定。
﹝5﹞政府及其直接、間接持有百分之百股份之銀行,不適用前四項規定。但其所指派之法人董(理)事、監察人(監事)代表或代表人,除經主管機關核准外,不得兼任其他金融機構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或其他銀行之總經理。
﹝6﹞銀行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及總經理或其關係人,有第一項、第二項或前項利益衝突情事時,主管機關得限期命其調整;無正當理由屆期未調整者,應予解任。
--112年4月13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或其關係人同時擔任第
三條之一第三項所列其他金融機構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推定有利益衝突之情事。但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屬
公司法所稱控制與從屬關係者,或依本法或金融控股公司法令規定兼任者,不在此限。
﹝2﹞前項所稱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範圍如下:
一、法人及其指定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二、法人及代表法人當選之自然人代表人。
三、非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之自然人。
﹝3﹞第一項所稱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之關係人,指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之關係人,其範圍如下:
一、同一自然人之關係人:
(一)該自然人之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自然人與前目之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業或財團法人。
二、同一法人之關係人:
(一)該法人之董事長、其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法人與前目之自然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業或財團法人。
(三)該法人之關係企業。關係企業適用公司法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一至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三、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九及第
三百六十九條之十一規定。
﹝4﹞政府及其直接、間接持有百分之百股份之銀行,不適用前三項規定。但其所指派之法人董(理)事、監察人(監事)代表或代表人,除經主管機關核准外,不得兼任其他金融機構任何職務。
﹝5﹞銀行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本人或其關係人,有第一項或第四項利益衝突情事時,主管機關得限期命其調整;無正當理由屆期未調整者,應予解任。
第4條
﹝1﹞銀行應置總經理一人,負責綜理全行業務,且不得有其他職責相當之人。其應具備良好品德、領導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九年以上,並曾擔任三年以上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三年以上銀行副總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主管領導能力、銀行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者。
﹝3﹞擔任銀行總經理者,其資格應事先檢具有關文件報經主管機關審查合格後,始得充任。
--99年10月19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良好品德、領導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九年以上,並曾擔任三年以上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三年以上銀行副總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主管領導能力、銀行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者。
﹝2﹞擔任銀行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者,其資格應事先檢具有關文件報經主管機關審查合格後,始得充任。
第5條
﹝1﹞銀行副總經理、協理、總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良好品德、領導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從事資訊、科技、法律、電子商務、數位經濟、財務會計、行銷或人力資源等專業領域之工作經驗十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四、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並事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者。
﹝2﹞具備前項第三款及第四款資格者,僅得擔任其專業領域之職務。
﹝3﹞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經總行授權綜理在台所有分行業務之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第一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文件報經主管機關審查合格後,始得充任。∩
--109年10月26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副總經理、協理、總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良好品德、領導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並事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者。
﹝2﹞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經總行授權綜理在台所有分行業務之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前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文件報經主管機關審查合格後,始得充任。
--97年5月23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副總經理、協理、總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良好品德、領導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並事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者。
﹝2﹞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前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文件報經主管機關審查合格後,始得充任。
∪
第6條
﹝1﹞銀行分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良好品德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襄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二年以上,並曾擔任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銀行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並事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者。
﹝2﹞前條第二項以外之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前項之資格。
--97年5月23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分行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應具備良好品德及有效經營銀行之能力,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襄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銀行工作經驗二年以上,並曾擔任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銀行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並事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者。
第7條
﹝1﹞銀行監察人(監事)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同一銀行之董(理)事、經理人。
﹝2﹞前項之規定,於政府或法人之自然人代表亦適用之。
第8條
﹝1﹞銀行董(理)事會負有選任經理人之責任,應確實審核經理人應具備之資格條件,並就經理人資格條件之維持與適任性,負監督之責。
第9條
﹝1﹞銀行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應具備良好品德,且其人數在五人以下者,應有二人,人數超過五人者,每增加四人應再增加一人,其設有常務董(理)事者,應有二人以上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擔任金融行政或管理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任薦任八職等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職務,成績優良者。
四、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銀行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者。
﹝2﹞銀行前一年度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資產總額達新臺幣一兆元以上者,其董(理)事、監察人(監事),在五人以下者,應有三人,人數超過五人者,每增加三人應再增加一人,其設有常務董(理)事者,應有三人以上具備前項各款所列資格之一。
﹝3﹞銀行董(理)事中,符合第一項資格,且非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者,其人數,應符合前二項規定。但董(理)事全體人數超過十三人者,得為五人。
﹝4﹞政府或單一法人直接或間接持有百分之百股份之銀行,不適用前項規定。
﹝5﹞銀行之董(理)事長應具備第一項所列資格條件之一。銀行之董(理)事長及以具備第一項第四款資格條件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之選任,銀行應於選任後十日內,檢具有關資格文件,報請主管機關認可;其資格條件有未經主管機關認可者,主管機關得命銀行於期限內調整。
﹝6﹞銀行對擬選任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認有適用第一項第四款之疑義者,得於選任前,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
--107年10月12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應具備良好品德,且其人數在五人以下者,應有二人,人數超過五人者,每增加四人應再增加一人,其設有常務董(理)事者,應有二人以上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銀行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二、擔任金融行政或管理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任薦任八職等以上或同等職務,成績優良者。
三、銀行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銀行總行經理以上或同職務,成績優良者。
四、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銀行專業知識或經營銀行之能力,可健全有效經營銀行業務者。
﹝2﹞銀行之董(理)事長應具備前項所列資格條件之一。銀行之董(理)事長及以具備前項第四款資格條件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之選任,銀行應於選任後十日內,檢具有關資格文件,報請主管機關認可;其資格條件有未經主管機關認可者,主管機關得命銀行於期限內調整。
﹝3﹞銀行對擬選任之董(理)事、監察人(監事)認有適用第一項第四款之疑義者,得於選任前,先報經主管機關認可。
第10條
﹝1﹞信用合作社經主管機關核准變更組織為銀行,或與銀行為事業結合,其留用人員原任信用合作社之工作經驗,視同第四條至第六條及第九條所稱之銀行工作經驗。
第11條
﹝1﹞主管機關對銀行負責人是否具備本準則所定資格條件,得命銀行於期限內提出必要之文件、資料或指定人員前來說明。
第12條(刪除)∩
--104年9月16日修正前條文--
﹝1﹞本準則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十九日修正施行前,銀行董事長已兼任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有不符第
三條之一第一項規定者,應於修正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調整。
﹝2﹞本準則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十九日修正施行前,銀行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之人數或職責,有不符
第四條第一項規定者,應於修正施行之日起六個月內調整。
--99年10月19日修正前條文--
﹝1﹞本準則修正施行前已擔任銀行負責人,有不符
第三條第一項第十三款及第二項之修正規定者,得兼任至該等金融機構負責人、非金融事業之董事長、總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任期屆滿或解任之日,最長不得逾三年。
﹝2﹞銀行現任負責人升任或本準則發布施行後充任者,應具備本準則所訂資格條件。其不具備而充任者,當然解任。
﹝3﹞銀行負責人於充任後始發生
第三條各款情事之一者,當然解任。
--97年5月23日修正前條文--
﹝1﹞本準則修正施行前已擔任銀行負責人,有不符
第三條第一項第十三款及第二項之修正規定者,得兼任至該屆任期屆滿。
﹝2﹞銀行現任負責人升任或本準則發布施行後充任者,應具備本準則所訂資格條件。其不具備而充任者,當然解任。
﹝3﹞銀行負責人於充任後始發生
第三條各款情事之一者,當然解任。
--96年5月1日修正前條文--
﹝1﹞本準則修正施行前已擔任銀行負責人,有不符
第三條第一項第十三款之修正規定,兼任銀行以外其他機構負責人之情事者,得兼任至本屆任期屆滿。
﹝2﹞銀行現任負責人升任或本準則發布施行後充任者,應具備本準則所訂資格條件。其不具備而充任者,當然解任。
﹝3﹞銀行負責人於充任後始發生
第三條各款情事之一者,當然解任。
∪
第13條
﹝1﹞銀行負責人發生
第三條或當然解任情事時,當事人應立即通知銀行。
﹝2﹞銀行於知其負責人有
第三條或當然解任事由後應即主動處理,並向主管機關申報及通知經濟部廢止或撤銷其相關登記事項。
∩
--112年4月13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負責人有發生當然解任情事時,當事人應立即通知銀行。
﹝2﹞銀行於知其負責人有當然解任事由後應即主動處理,並向主管機關申報及通知經濟部廢止或撤銷其相關登記事項。
--99年10月19日修正前條文--
﹝1﹞銀行負責人有發生本準則當然解任情事時,當事人應立即通知銀行。
﹝2﹞銀行於知其負責人有當然解任事由後應即主動處理,並向主管機關申報及通知經濟部廢止或撤銷其相關登記事項。
∪
第14條
﹝1﹞本準則未規定事項,依本法、
公司法及其他法律之規定。
--112年4月13日修正前條文--
第15條
﹝1﹞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2﹞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月十二日修正條文第
三條之三及
第九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自一百零八年七月一日施行。但銀行董(理)事或監察人(監事)任期於一百零八年七月一日尚未屆滿者,得自任期屆滿時,始適用之。
--107年10月12日修正前條文--
﹝1﹞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本超連結法規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政府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