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六法首頁〉〉超連結法規【更新】2020/10/12 【貼心小幫手】(1)免費索取word檔(2)PC鍵盤CTRL+滑鼠滾輪往前滑動,調整放大﹝字型比例﹞100%~400%(3)尋找本頁關鍵字,PC鍵盤最左下CTRL+﹝F﹞,輸入您的關鍵字(4)PC鍵盤上方﹝F5﹞重新整理,重載最新頁面! |
【法規名稱】

★法律用語辭典★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
【公布日期】109.09.29
【公布機關】教育部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教育部(88)台參字第88070457號令訂定發布全文12條;並自發布日起施行
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教育部台(91)參字第91164749號令修正發布第10條條文
3‧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二月九日教育部台參字第0960018955C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
4‧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三月十二日教育部台參字第0970034172C號令修正發布第4條條文【原條文】
5‧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教育部台參字第0990028487C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5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6‧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教育部臺教授國部字第1060057938B號令修正發布第6、7、10、12~14條條文【原條文】
7‧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九月二十九日教育部臺教師(一)字第1090135784B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5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法規內容】
第1條
本標準依藝術教育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本標準適用於音樂、美術、舞蹈及經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指定增設之其他類別藝術才能班。
第3條
國民小學自三年級起,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自一年級起,得申請設立藝術才能班。
第4條
學校應依下列目標設立藝術才能班:
一、培育具有優異藝術才能之學生,施以專業性藝術教育,輔導其適性發展,以培植多元之藝術專業人才。
二、增進前款學生具備藝術認知、展演、創作及鑑賞之能力,以涵養學生美感情操,發展其健全人格。
第5條
設立藝術才能班之學校,除應符合各級各類公私立學校(班)設立之規定外,應具備可提供各該類科教學之適當空間、設備及經費;其基準,由本部定之。
第6條
學校申請設立藝術才能班時,應提出包括師資、課程、空間、設備及經費等項目之具體設班計畫,報經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設立。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核准學校設立藝術才能班前,應就學校提出之設班計畫,聘請專家學者實地訪視,並審慎評估之。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設立當學年度藝術才能班之班級數,應分別以其前一學年度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總班級數為限。但經專業評估因教育資源分配及教育階段銜接必要,得在該直轄市、縣(市)前一學年度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各該教育階段總班級數百分之三範圍內,增設班級數。
自一百十學年度起六學年內,逐年調降藝術才能班每班學生人數,在高級中等學校不得超過二十五人;在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不得超過二十六人。
第7條
自一百十學年度起,藝術才能班每班學生人數,以十人以上為原則;連續三年未達十人者,學校及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學校應向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交改善計畫,據以改善其辦學情形。
二、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將該校列為優先輔導之對象。
下列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經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評估學校實際狀況,其班級人數下限不受前項規定限制,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仍應予以輔導:
一、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所定之偏遠地區學校。
二、非屬前款所定學校,經本部核定教育資源需要協助之學校。
第8條
具藝術才能學生,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各該藝術類科術科測驗表現優異,並具有藝術才能傑出表現之具體資料。
二、參加政府機關(構)舉辦之國際性或全國性各該藝術類科競賽表現優異,獲前三等獎項。
前項學生之鑑定,於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不得施以學科成就測驗;於高級中等學校之甄選入學,並應依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規定辦理。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組成具藝術才能學生之鑑定小組,辦理學生入班鑑定事項;小組成員中,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行政人員代表人數合計不得超過半數,單一性別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具藝術才能學生鑑定基準、程序及招生簡章等事宜,由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學生轉學(班)程序應依藝術教育法第十三條及藝術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辦理。
第9條
藝術才能班每班教師員額編制,在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學,每班應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小學,每班應置教師至少二人。
前項教師,每班至少一人應具備所任教班別之藝術專長合格教師資格,並得優先聘任兼具資賦優異教育之合格教師。
設有藝術才能班之學校得依班級類別置召集人一人,由教師兼任,綜理藝術才能班事務。
第10條
本部應定期會同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推估未來五年藝術才能班學生及教師人數,以規劃合宜之班級學生人數及教師員額編制。
第11條
藝術才能班之課程目標、學習重點、專長領域學習節數或學分數、課程發展、教學實施、學習評量及其他相關事項,應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班課程實施規範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綱要辦理,並自一百零八學年度,依不同教育階段逐年實施。
第12條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視實際需要聘請藝術教育專家學者,對藝術才能班提供指導。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對藝術才能班建立並實施課程評鑑機制,以評估課程實施與相關推動措施成效,並作為課程規劃與整體教學環境改善之重要依據。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將課程評鑑結果報本部備查。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就第二項課程評鑑,與依其他法規應實施之學校評鑑,併同辦理。
第13條
藝術才能班之實施未符合本標準規定者,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下學年度藝術才能班時,應按當學年度該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總班級數核減一班,並不得依第六條第三項但書規定增班。
第14條
一百零九學年度以前已設立之藝術才能班,其每班人數,得依本標準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修正施行前之規定辦理。
第15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二十一日發布條文:::
【法規內容】
第1條
本標準依藝術教育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本標準適用於音樂、美術、舞蹈及經教育部指定增設之其他類別藝術才能班。
第3條
國民小學自三年級起,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自一年級起,得申請設立藝術才能班。
第4條
學校應依下列目標設立藝術才能班:
一、培育具有優異藝術才能之學生,施以專業性藝術教育,輔導其適性發展,以培植多元之藝術專業人才。
二、增進前款學生具備藝術認知、展演、創作及鑑賞之能力,以涵養學生美感情操,發展其健全人格。
第5條
設立藝術才能班之學校,除應符合各級各類公私立學校(班)設立之規定外,應具備可提供各該類科教學之適當空間、設備及經費;其基準,由教育部定之。
第6條
學校申請設立藝術才能班時,應提出包括師資、課程、空間、設備及經費等項目之具體設班計畫,報經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設立。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核准學校設立藝術才能班前,應就學校提出之設班計畫,聘請專家學者實地訪視,並審慎評估之。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設立當學年度藝術才能班之班級數,應分別以其前一學年度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總班級數為限。但經專業評估因教育資源分配及教育階段銜接必要,得在該直轄市、縣(市)前一學年度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各該教育階段總班級數百分之三範圍內,增設班級數。
藝術才能班每班學生人數,在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學,不得超過三十人;在國民小學,不得超過二十九人。
--106年6月21日修正前條文--
學校申請設立藝術才能班時,應提出包括師資、課程、空間、設備及經費等項目之具體設班計畫,報經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設立。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核准學校設立藝術才能班前,應就學校提出之設班計畫,聘請專家學者實地訪視,並審慎評估之。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設立當學年度藝術才能班,應分別以其前一學年度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總班級數為限。但經專業評估教育資源分配而有增班之必要時,不得超過該直轄市、縣(市)前一學年度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各該教育階段總班級數之百分之一點五。
藝術才能班每班學生人數不得超過三十人。
第7條
具藝術才能學生,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各該藝術類科術科測驗表現優異,並具有藝術才能傑出表現之具體資料。
二、參加政府機關(構)舉辦之國際性或全國性各該藝術類科競賽表現優異,獲前三等獎項。
前項學生之鑑定,於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不得施以學科成就測驗;於高級中等學校之甄選入學,並應依
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規定辦理。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組成具藝術才能學生之鑑定小組,辦理學生入班鑑定事項;小組成員中,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行政人員代表人數合計不得超過半數,單一性別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具藝術才能學生鑑定基準、程序及招生簡章等事宜,由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106年6月21日修正前條文--
具藝術才能學生,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各該藝術類科術科測驗表現優異,並具有藝術才能傑出表現之具體資料。
二、參加政府機關(構)舉辦之國際性或全國性各該藝術類科競賽表現優異,獲前三等獎項。
前項學生之鑑定,於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不得施以學科成就測驗;於高級中等學校之甄選入學,並應依
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規定辦理。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組成具藝術才能學生之鑑定小組,辦理學生入班鑑定事項;小組成員中,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行政人員代表人數合計不得超過半數,單一性別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具藝術才能學生鑑定基準、程序及招生簡章等事宜,由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第8條
藝術才能班之教學方式如下:
一、個別教學。
二、分組教學。
三、協同教學。
四、組成專案輔導小組教學。
五、其他教學方式。
第9條
藝術才能班之施教重點如下:
一、加強藝術專業之知能。
二、強化藝術表現之技能。
三、增進藝術鑑賞及創作之能力。
四、重視傳統藝術之研習及創新。
第10條
藝術才能班每班教師員額編制,在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學,每班應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小學,每班應置教師至少二人。
前項教師,每班至少一人應具備所任教班別之藝術專長合格教師資格,並得優先聘任兼具資賦優異教育之合格教師。
--106年6月21日修正前條文--
藝術才能班每班教師員額編制,在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學每班應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小學每班應置教師至少二人。
學校應遴聘具藝術專長合格教師擔任藝術才能班教師,並得優先聘任兼具資賦優異教育之合格教師。
第11條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之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習節數,每週以六節至十節為原則,得由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列之領域節數中調整,並得以其他適當時間補足之。
高級中等學校藝術才能班藝術專業課程,每週以六節至十二節為原則,得由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所列之各類科教學時數中調整,並得以其他適當時間補足之。
第12條
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視實際需要聘請藝術教育專家學者,對藝術才能班提供指導及定期評鑑。
前項評鑑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未達標準者,應予督促改善並追蹤輔導。
--106年6月21日修正前條文--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視實際需要聘請藝術教育專家學者,對藝術才能班提供指導及定期評鑑。
前項評鑑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未達標準者應予督促改善並追蹤輔導。
第13條
藝術才能班之實施未符合本標準規定者,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下學年度藝術才能班時,應按當學年度該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總班級數核減一班,並不得依第六條第三項但書規定增班。
--106年6月21日修正前條文--
藝術才能班之實施未符合本標準規定者,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下學年度藝術才能班時,應按當學年度該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總班級數核減一班,並不得依
第六條第三項但書規定增班。
第14條
一百零五學年度以前已設立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其每班人數及教師資格,得依本標準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二十一日修正施行前之規定辦理。
--106年6月21日修正前條文--
九十八學年度以前已設立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得依本標準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修正施行前之規定辦理。
第15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本超連結法規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政府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